小燕文学

第一章 津门学艺

唐四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柔十二岁……哎呦”

伴随着一声痛呼,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孩捂着手臂,小巧五官紧凑到一起,正憋着嘴一脸委屈地看着他师父。

站在小男孩对面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身上穿着黑色对襟褂子,头上还带着一顶黑色毡帽,帽子上一个硕大的补丁十分明显。这小老头手里持着竹鞭子,沉着脸盯着小男孩。

“师父……”小男孩弱弱叫了一声,嘟着嘴,含着眼泪很是委屈。

老头丝毫不为其所动,仍是沉着脸,道:“你还好意思委屈,秦甘罗说成秦甘柔,再敢嘴里拌蒜试试看?”

小男孩倒是机灵,见委屈打动不了师父便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道:“师父这您都能听出来啊,哇,真了不起。”

老头脸一黑,道:“我聋了是吧,我。”

“嘿嘿……”小孩搓着手笑了起来。

老头叫方文岐,小孩叫何向东,老头是何向东的师父,也是他从老渣(人贩子)手里头把何向东救出来的,收为弟子,传授本事,一直养着这孩子,说是师徒,其实跟爷孙没有两样。

何向东年纪小也有些淘气,但跟师父的感情是没话说的。要是没有师父,他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呢。老渣那帮人对他们这些小孩下手可不软,八九十年代街上那么多断手断脚乞讨的孩子是打哪来的,可不就是这帮人干的缺德事么。

方文岐轻哼一声,道:“赶紧的,再使一遍八扇屏的活儿,就说小孩子这段儿,要还是说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见逃不过去了,小男孩也就认了命了,愤愤道:“不就是使八扇屏的活儿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师父您瞧好了,我说说您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

八扇屏是传统相声中的一段儿,是个非常典型贯口活,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贯口组成。八扇屏是相声艺人开蒙的活儿,可以说基本上每个演员都会,但是想说好了却是极难。说的好也有,像北京的“二赵”的版本就堪称范本的存在,经典中的经典。

这二赵指的就是著名的相声演员,赵世忠、赵振铎两位赵先生,老舍先生在60年代就称赞北京文艺界的名角就有“四马二赵”,这二赵说的就是这两位。

贯口并不是大家所想那样凭借极快的语速说出来就行的,也并不是随便找一人让他把词儿背熟了,快速背诵出来,就是贯口了。

相声里面怎么使活都是有讲究的,都需要师父手把手交的。举个简单例子,你听人家相声演员说段子都笑得不行不行了,等你把原模原样的段子说给别人听,人家却冷的要盖被子,原因出在哪儿,就是活儿不会使。

就.

就说贯口,首先第一点不是快,而是咬字要准,吐字要清,要唇齿喉舌的配合,容不得半点磕巴或者嘴里拌蒜。其次,什么地方可以偷气,什么地方可以换气都是有讲究的,都是需要学习的。另外还需要身段、表情、动、语气的配合,很是讲究。

相声这门艺术是起源于北京的,甭管传到什么地方,说的都是北京话,虽然某些地区的相声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有涉及到当地的方言,这也是为了拉近和当地观众之间的距离,行话叫倒口。传统相声里面也有用方言表演的段子,叫怯口活,比如怯大鼓、怯洗澡等等。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推广普通话,相声演员也开始用普通话表演,但其主体仍是北京话,从相声表演中的诸多儿化音就能看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征途英魂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红楼王权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明末之我若为王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如懿传之所有人双商都上线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综影视,宜兮的穿越之旅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修仙才能救命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神话从宝莲灯开始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HP之和格林德沃当校友的糟心事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盘说殊途仙路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后世之劫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