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两千人的军队进城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引起马燧的兴趣,因为一支由老老少少两千人组成的军队,其本质还算不上精锐。而打仗的本身,并不是按人头来计算成败的。不是说你有一万人,就一定打得赢五千人的敌人。
马燧是什么人?那可是历史上的名将,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所以,当李萼带着足足两千人的黑旗军浩浩荡荡地驻扎进堂邑之后,马燧只是轻微地笑了笑,继而又面无表情了。他没有兴趣去数到底有多少人数,而是对一同拉进堂邑城里的黑旗军的物资有了兴趣。
这是一种常见的乡民们惯用的牛车,车厢不大,但是挺结实。看得出来,黑旗军的工匠们对牛车做了一些加固,暂时能当军用。这里的牛车很多,并列在一起足足有两三百辆,甚为壮观。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法的常识。马燧觉得李萼果然不错,至少还是知道粮草军资的重要性的,就比如这些马车,如果拉的是粮食,起码够黑旗军吃上十来天的。他顺手掀开了牛车上的盖布,然而看到的却不是一袋袋的粮食,而是一个个摞得整整齐齐的木箱,马燧饶有兴趣地拍了拍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一个个两尺来长的木箱。
“老哥,这是什么东西?”马燧问李抏嵗。
“弩箭。”李抏嵗白了马燧一眼回答。
“朝廷制式的弩箭不是用圆筒装的吗,怎么改成方形木箱了?”马燧又问。
“说了你也不知道,这是我家公子自己营造的弩箭,和朝廷制式弩箭不同。”李抏嵗回话。
“哦?!”马燧更有兴趣了:“那粮食呢?”
“公子交代了,堂邑本就是产粮地,我军又不是骑兵部队,何须携带粮草?”李抏嵗不耐烦地回答。
“这些,全都是武器军械?”马燧诧异地问。
“你这人真奇怪,这些大车都是跟着军队走的,既然不是粮草,还能是金银珠宝?我家公子不是贪财之人。”李抏嵗怼道。
“如此重视器械装具,有意思。”马燧捋了捋下巴上还没长长的胡须,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突然,西城门的方向号声响起,那旋律紧张又突兀,连带着城门楼子上的撞钟也响了起来。
“敌袭。”李抏嵗瞬间勒紧了腰带,浑身都紧绷了起来。
叛军比预想中的时间来得要早,此时黑旗军进城还不到两个时辰,警报已经吹响。
“快,把所有的弩机全都拉到西门去。”李抏嵗一边呐喊一边指挥。
马燧看到眼前的大车被黑旗军的将士们驱赶着,依次朝西城门那边鱼贯而行。因为对黑旗军本身的好奇,他紧紧地跟在了后面。
……
离天黑还早,但是太阳斜挂在西面的半空中,把一个没有包砖的堂邑城,照耀得是金光灿灿。相反的,从西面的大地上,扬起了一股漫天的黄尘,腾起的云雾像一条土黄色的毒蛇,滚动着,匍匐而来。
“骑兵。”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西门城头上的士兵,不由得心里一阵颤抖,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兵刃。
城外出现了叛军,而城内立刻就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一堆身穿唐军服饰的士兵,一窝蜂地朝西城门这边跑了过来。这些人有几名壮汉领头,其余的士卒杂乱,队形不整,尤其是他们身上穿着的甲胄,似乎也比黑旗军的比例要高。
过来的这支军队人数好不少,粗略一看足足有一两百人,但是他们的军容,怎么看怎么别扭,跟黑旗军的列队训练格格不入。
“站住,你们是哪一个营的?”驻守西门的黑旗军队正远远地呵斥了一声。
“我们…我们是李将军亲自派过来增援这里的。”领头的一个汉子热络地打着招呼。
“哪个李将军?”队正严肃地反问。
“就是李萼,李将军啊。”那汉子一边朝这边加快了脚步,一边回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第一时间更新《唐土两万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