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

第四十章 赵云面见张曼成(求推荐票)

袁隗摊开一卷绢帛,朗声念道:“大汉左中郎将皇甫嵩奏报皇帝陛下:黄巾军波才部围我军于长社已达数日,我军多次出击突围未果,刘擎公子……”

袁隗极不自然的醒了醒嗓子,“刘擎公子筹谋得当,于社日后日大风之夜,纵火焚毁波才北营与东营,波才军心大乱,臣与朱儁将军趁机杀向南营与东营,击溃敌军,致其向西逃散,正值骑都尉曹操援兵赶到,与敌厮杀,战况尤为惨烈,波才十数万大军尽数溃散,我军亦损失不小,波才率本部人马逃往阳翟,欲连同阳翟内应里应外合,取下阳翟,刘擎率十六亲卫,与敌数百人鏖战,终至平定内乱!”

读到此处,袁隗又停了停了,咽了咽口水,百官闻言,无不面露惊讶之色。

十六人鏖战数百人?皇甫嵩是不是太过夸张了!

“内乱即平,刘擎公子未休整,便携十六骑兵出城杀向波才大阵,与事先埋伏之五百精骑前后夹击,刘擎公子身先士卒,带头冲入敌军大阵,于三万贼军阵中,取波才首级,其雷霆之势,贼兵无不胆寒,两万多余黄巾跪地乞降,待我三军赶到,波才首级,已悬于阳翟东门,刘擎公子智勇双全,臣请朝廷任用贤能,刘擎公子必能成为平定黄巾之最大助力,方今我三军于颍川休整,如何进军,请陛下明示!”

刘宏未答复,而是陷入了呆滞。

十六亲卫,镇压数百人的内乱。

十六骑,于数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皇甫嵩是疯了吗?

这时,宗正刘焉出列,道:“陛下,如皇甫将军所言,刘擎之功,皆不在二位将军之下,且刘擎斩杀彭脱在先,诛灭波才于后,臣请陛下擢用宗亲刘擎,令其为朝廷效命!”

刘宏默不声,只是看了身旁张让一眼,张让一脸决然,微摇着头,刘宏心领神会,张让要说的话,上次已经说了。

刘擎与他有杀父灭族之仇。

刘宏当即道:“刘擎乃逆臣之后,虽有些许功劳,亦不足以封赏。”

只是言语之间,毫无中气,他振了振身子,抬高声音继续道:“此战击溃波才十数万大军的,依然是三位将军,刘擎只不过是运气好,捡了便宜而已,诏封不变,立即下诏:命皇甫嵩部与曹操部进军东郡,剿灭卜巳,命朱儁乘胜追击,一举平定三郡之地!”

“陛……”刘焉还想说话,一想到太尉杨赐下场,干脆的闭上了嘴。

雒阳诏令发出的第二天,南阳郡宛县。

赵云与十禁卫在外裹上了黄巾的粗布麻衫,头上还裹着黄巾,腰间别着缴获所得的环首刀,前几位禁卫身上,还背着数只布袋子,堂而皇之的走向宛县北城门。

虽然城门开放,但对于入城之人,守卫还是会过问一下的。

“干什么的?”

赵云默默的取下一名禁卫背上的袋子,从中抓了一把钱币,塞给守卫,然后拍了拍袋子,袋子发出了诱人的“啷啷”声。

守卫眼里贪婪之光闪烁,死死盯着钱袋子,不由得想,身后几人背着的袋子里,都是钱?

“这是给渠帅的,别想了!”

“是是是,过吧!”

守卫非常客气的请道。

赵云入城后,先观察了一番周围环境,以确认撤退路线,城门处只有守军数十人,不过两百米外有一营地,应该是常驻北门的士兵,目前没有发现有骑兵。

随意一打听,赵云便得知张曼成霸占了太守府,当即带人上门。

“将军,我们不是行刺杀之事么?”

一名禁卫轻声问道,对赵云堂而皇之的去见张曼成很是意外。

“明着刺杀,也叫刺杀!”

赵云回道。

到了太守府,有钱币做敲门砖,守卫很快进去通传。

张曼成一听有好汉带资来投,当即十分高兴,着人请赵云进去。

赵云带着十禁卫刚一入府院,便见到迎面走来一队人,为首者浓眉大眼,腮胡茂密,面色之间,雄气十足,其背后跟随者,个个瞧着孔武有力。

赵云当即猜测,此人该就是张曼成。

“壮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HP)Forgive大明风流朕,剩者为王大唐小说家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谍海无名春枝缠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继兄不善臭县令朕怀孕了最狂上门女婿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朕,乃万岁!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