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

第97章 97大第一权臣胡惟庸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

第97章

97大明第一权臣胡惟庸

同为京师的两个知县自是要拿出来比较的,且他们属于不同派系。

总体而言,江宁县知县吴卫有胡惟庸的关系,处于上风。

朝中李善长先是打着同乡的旗号,立于朝堂,权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光个人权势炙手可热,亲友也遍布朝堂内外,盘根错节。

作为淮人首领的李善长虽然离开帝国中枢,但他并不甘心就此撒手。

当他了解到朱元璋非常看好胡惟庸,而胡惟庸刚好又是淮西人时,便向朱元璋上书保举胡惟庸。

此举一来迎逢圣意,二来也能将淮人心腹继续安插在大明帝国中枢,三来还是儿女亲家自己人,可谓一举三得。

胡惟庸接过李善长的大旗后,依旧是主打淮西党人升官发财。

非淮西党人在朝堂当中生存的很困难。

汪广洋这个非淮西集团出身的右丞相则要孤单许多。

每日只知饮酒而不管事,然后被一脚踢到广东。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胡惟庸升任为右丞相,任命陈宁为御史大夫、涂节为御史中丞。

不久,胡惟庸又转任左丞相,实至名归地主持中书省的政务。

自从李善长退休以后,左丞相的位置一直空缺。

徐达虽然兼着右丞相的头衔,但是他为人谨慎,又常年领兵在外,政务方面只占位置不问事。

如此一来,胡惟庸就成了真正的独相。

朱元璋一生行事多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性格,朝中不是没有人弹劾过胡惟庸,但朱元璋不仅没有动过他,反倒还放纵他起来了,将他扶上独相的位置。

若是刘伯温还活着的话,兴许就能分析出是老朱这是郑伯克段于鄢的翻版,欲使其灭亡,必须先使其疯狂。

纵然刘伯温活着,也会三缄其口。

汪广洋以为真正离开权力中枢,就可以落得逍遥自在。

但朱元璋并不这么想,没过多久又将他召回京城,让他在朝堂当官。

性情懦弱的汪广洋成为大明监察部门的主官,对于急于揽权的胡惟庸来说是最好的安排。

无所掣肘的相权是最可怕的。

这让朱元璋感到皇权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此前左丞相李善长虽有威望,但处事谨慎,右丞相徐达经常统兵在外。

后来的右丞相汪广洋也是无为而治,相权与皇权的矛盾隐而不显。

近日朱元璋改革了中书省,中书省就只剩下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的编制。

其下增设了几个和地方布政使司相联系的位置,不过是辅助丞相而已。

对于这一次官僚机构改革使得胡惟庸在中书省,乃至在大明帝国的整个官僚集团,都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权力。

胡惟庸有些惊喜又有些害怕,特意派人反对以此来试探朱元璋的态度,上书此举不妥。

结果那些官员被朱元璋一顿斥责,甚至还打了板子。

胡惟庸才放下心来。

李善长这个当年的丞相,如今成为皇帝的亲家翁。

此等荣耀绝非一般臣子能够享有的。

待到他因操办儿子婚事进京以后,朱元璋虽然委任他一些职务,但要想东山再起已不可能。

相权带来的荣耀早已不复存在。

李善长知道,他已经没有能力再次染指大明帝国权力中枢的那颗最耀眼的宝座。

可他的影响力还在,明廷各个官府的一把手多是他布下的棋子。

如今这些棋子大部都为胡惟庸所用。

可胡惟庸依旧是小心行事,他要结党结的足够多,只要朝中所有人都是咱一派的人,就算将来皇帝想要动手,他也得掂量掂量。

皇帝总不可能把朝中所有大臣都一网打尽吧?

现在胡惟庸准备拉皇帝的亲军统率毛骧下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秋来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在水浒做奸商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唐小说家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明末:边军不退乱世种田日常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春枝缠玄天宗修行记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倒拔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宋小农民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朕,乃万岁!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清末土司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最狂上门女婿继兄不善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