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上古文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
我和祁木一起,用木桩在选好的城址上钉好城墙的位置,起先想用木墙的方式来做城墙,考虑到使用性能、耐久性、木材运输的距离和用量等因素就果断放弃了。
在我们钉桩时发现,这个两三平方公里的土丘土质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土壤是黄白色的,其中含有少量黏土,土层也远不如其他地方肥沃。
很可能这是几百或者几千年前这里原来的土层,而非后来雨水带来的。这种土质是绝好的筑墙材料,我决定直接用土筑墙。护城河挖出来的土就可以直接筑墙了,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新城建造凭华族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我得用物品来和其他部族换取劳动力。陶器和盐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或许可以用这些来交易劳动力。
陶器是技术性的产物,制作方法在匠人的脑子里。盐不同,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到,所以我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控制盐湖。
环山新开的稻田没有再建造栅栏,而是让祁羽带着几个人巡逻看守。为了建造盐湖的木墙我从部落调来了二十名壮劳力,为此石白向我抱怨无人开垦土地。
当我向他说完我的计划后,石白直接将部落的事交给木尧带着二十几名族人赶到环山营地。
减去内勤需求,我们一共腾出了五十六名劳动力参加盐湖木墙的建设。盐湖豁口有七八百米长,但为了保证之后建设盐田用地,我将木墙长度延伸到了一千六百多米长。
盐湖木墙不需要环山和部落的要求那么高,不过高度还是需要两米的。墙上就不用抹泥巴了,木桩之间的间隔增宽到三十公分,并用藤条和细软树枝编入其中就可以,越往高处编制的密度越稀疏。
盐湖木墙只需要留一大门,墙上无需建造栈道,只要建两个瞭望塔就可以。
元年九月十一日木墙建造完工,部落来的族人回去了十个继续修整水田。
留下的族人开始投入盐田的建造,石白也留了下来为即将开启的频繁贸易做准备,真不愧是我的管家,对敛财一事很是上心,不过同时也来了疑惑。
一天我正在与族人规划盐田的位置,石白满脸疑惑来到我面前问道:“族长,我们不是可以煮盐么,而且获取食盐的速度也不慢,为什么还要建造盐田?”
“白长老你看,周围的树木本来就少,被我做木墙已经砍伐了很多,煮盐需要的柴火现在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获取,盐田晒盐可以让我们省下很多劳力,盐田数量一多我们的产量不就上去了,而且还不费劲!”
“那环山上不有很多树么,我们可以到山上砍树做柴火。”
“环山陡峭不说,其实树木也不怎么多,要是砍完了怎么办。到时候我们就没有树可砍了,依然要靠盐田来晒盐,不如现在就建好。”
“族长真是高瞻远瞩,说的头头是道。那我们就按族长的想法建造盐田吧!”
虽然石白理解了我的意思,但还是耿耿于怀,或许是因为刚习惯煮盐这种快速获取的方法,现在又退回原来的晒制获取有些不习惯,等以后大批盐田建成大量收获盐粒后,他定会放下这种顾虑。
盐田建在湖岸豁口的斜面上,借着地势修成梯田的样子。平地后夯实,再铺上一层黏土进行夯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行云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