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
“大人!”
“大人!”
“大人!”
徐正贵最终还是未能稳住摇摇欲坠的身躯。再度一屁股蹲坐于满是泥泞的地面上。“侯县令可有消息?”
“朱县令可有消息?”
“燕王殿下可有消息?”
徐正贵在数名衙役的搀扶下艰难地站起身。煞白的脸上满是绝望之色。但望向身周传令士卒的眼神中隐隐还有些许希冀之色。然而,话音落罢。数名传令士卒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好似不忍看向徐正贵那双满是疲倦与绝望,绝望中又掺杂些许希冀之色的双眼。“说啊!侯县令!朱县令!燕王殿下!可有消息!”
徐正贵眼神中的希冀之色渐渐消散,但仍不死心地开口追问道。‘卡察!’又是一道璀璨闪电划过阴沉天空。闪电闪过时,数名传信衙役低着的脑袋无力地摆动了数下。“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
“天......天亡我雊瞀城啊!天亡我雊瞀城啊!”
徐正贵眼神中的希冀之色彻底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难以言喻的神色。神色中隐隐有着疲倦、绝望、无力以及对上天不公的怒意。‘轰隆隆!’一道沉闷的巨响如约而至地炸响于阴沉云层之上。点点雨珠与短短百余息间竟再度有了连集成线的趋势。一旁草棚下那用以照亮衙役、士卒、民夫往来道路的火把于风雨飘摇中再度变得忽明忽暗。荒山山脚下。徐正贵与数名传信衙役呆呆地立身于狂风暴雨中。无人言及雨水彻寒。更无人言及前去草棚暂避风雨。众人虽学识不同、阅历不同、身份高低亦不同。但心中却同明一事。那便是雊瞀城极有可能挺不过今夜。一旦桑干河全面决堤,等待众人的无非是早死与晚死罢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卡察!’‘卡察!’‘轰隆隆!’‘轰隆隆!’渐渐地、渐渐地。璀璨闪电愈发急促。道道闷雷如行军鼓点般不断地炸响于天际之上。暴风雨于这一刻来的愈发勐烈。就在徐正贵等人绝望等死之际。数道黑色身影牵着马匹踉踉跄跄地朝着荒山脚下不远处的草棚行来。不知不觉间背靠荒山的那处草棚已然成为此地除闪电外的唯一光芒。“徐县令现在何处。”
“今奉侯县令之命,特来寻徐县令!有要事相禀!”
“何人知晓?速速带路!”
“徐县令现在何处?”
“今奉朱县令之命,特来寻徐县令!有要事相禀!”
“何人知晓?速速带路!”
两名衙役一前一后行进荒山脚下草棚,四顾之下,见处处皆是慌乱身影,只得大声喊道。‘侯县令?朱县令?’草棚不远处,心如死灰的徐正贵闻言眼神中瞬生些许希冀之色。“本官!本官在此!”
“何......何事来禀?”
“是不是侯县令与朱县令率人来援了?!”
徐正贵犹如即将溺亡之人,勐然间见到身旁仍有三两根稻草。当即拼尽全力摇摇晃晃地朝着草棚行去。此时的徐正贵早已忘记先前与侯文鸢、朱庆雄二人的约定。那约定中侯、朱二人所负责的仅仅只是筹备铁锨、镐头、麻袋等物,以及将三城县衙粮草等物转移至高处。并无率人来援。“本官便是徐正贵。”
“何事速速报来。”
徐正贵尚未走进草棚,其急切的声音便已然传至草棚内。“回徐县令。”
“我家朱县令所筹之物已至雊瞀城外。”
“正朝此地行来。”
“不多时便可抵达此地。”
“望徐县令早做准备。”
一衙役拱手一拜,快速开口禀报道。“回徐县令。”
“我家侯县令现被困于孟庄乡一带。”
“恐会来迟,望徐县令早做准备。”
另一衙役神色慌张地拱手一拜。话音方落,那衙役快速转身牵马走出了草棚。徐正贵闻言如遭雷击般地呆愣于原地。直至这时。徐正贵方才想起来侯文鸢与朱庆雄此去仅仅是为筹备物资罢了。可即使如此。此行仍不顺利。“徐县令?”
就在徐正贵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之际。草棚的瓢泼大雨中再度行来三道牵马而行的身影。徐正贵木讷地转身望去。只见来者三人个个身形瘦弱,但身旁马儿却异常地强壮。且满是泥泞的身上隐隐有着甲胃轮廓。“本官便是徐正贵。”
“来者可是......来者可是.......”不知为何,许是生怕再度失望。徐正贵心中分明已然有了猜测,但却始终无法脱口而出。“奉王爷之命。”
“特来调取铁锨、镐头、麻袋等物至何水镇。”
为首之人大步行至草棚内,快速面朝徐正贵抱拳行之一礼。“大......大军已至何水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