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1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群里一下又没了声,说说话还能侵害啥权?还要拘留罚款?拘留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好吗?还要罚款,看来以后说话都得注意些了。
这些话苏玉兰就是拿出来吓吓他们的,别说这个年代法制还不很健全,就是到了千禧年以后,这种传闲话的事儿也没法管,普通老百姓又不是大明星,被人编排几句还能真的追究什么名誉权啊!
乡里乡亲的住着,自己这么一说,村里以后怕是也就没人敢跟她来往了,而且还很有可能会连累两个孩子出去连个玩伴都找不到,
打了一巴掌,还得给个甜枣,
“我现在在做童装卖,咱们村里的孩子如果穿的话,我都按成本价给大家,以后我还有可能要租缝纫机,租金是一个月5块钱,谁家缝纫机想往外租,可以先跟我说一声。”
这些人以前也都听说苏玉兰卖衣服的事儿,都说那衣服做的比百货大楼里的还好看,就是贵,农村一年也攒不了几十块钱,要花几块钱给孩子买件衣服,真是舍不得。
苏玉兰这么说就是想打个人情牌,村里人没什么收入,她并没指望着村里人能买她的衣服,这些人也没想过买,倒是有人想着自己有布可不可让她帮着给裁一下,还有人算着缝纫机租金的帐,家里有缝纫机的,还真有两个人跟苏玉兰说了一声。
婆婆找的这一场“事儿”,成了个契机,不仅辟了现在的谣,连带以前的“疯病”也不药自治了,就是以后再有人想造她的谣也得先思量思量会不会被拘留罚款,一时半会儿也不怕再被谣言困扰了,苏玉兰现在只觉得浑身每个毛孔都透着舒爽。
至于租缝纫机的事儿,苏玉兰也真不是空口白说,
现在这样小打小闹确实也能挣点钱,但是离摆脱现在这个环境还差得远,等到肚子里的孩子卸了货,自己手里也差不多有了些积蓄,村里这些年纪不是很大的妇女都是现成的“劳动力”,稍微培训一下做缝纫加工都不是问题,苏玉兰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朝“资本家”的方向努力一把的!
苏玉兰家里的这一场热闹,高敏芝没有看到,高庄离大桥村有点远,高敏芝娘家发生什么事儿,一时半会也传不到这边来。
村里这些人见她回来,都以为是李建华服了软把她接回来的。
李建华确实是服了软,但是自己是为什么回来的,真实原因高敏芝心里很清楚,所以这两天她极少出门,偶有人来家找她串门的,也都是关系比较好的那种。
今天上午这么大动静,都没见高敏芝露面,几个平时跟高敏芝关系不错的一商量,就都往她家串门去了。
回娘家之前,高敏芝辛辛苦苦跟了苏玉兰一天才搞清楚苏玉兰摆摊卖衣服的事儿,她就是想在婆婆还不知道的前提下,去婆婆跟前捅出来的,依婆婆的性子,如果知道二媳妇儿背着自己挣钱了不往家里交,肯定是要找苏玉兰闹的。
没成想,回到家跟李建华吵了一架,她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竟然把这茬儿给耽误了。
看现在这情况,这件事应该早就已经有了说法了,要不然依着刚才她们说的,婆婆不会一点这事儿都不提,只是不知道这俩人商定的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