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
贡院之内排排列列尽是号房,诸位监考官举着题牌来回巡游,保证所有考生皆能看清楚题目,只见题牌上写道:
其一,『色』难有事。
其二,秋省敛而助不。
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分别出自《论语·为政篇》《孟子·梁惠王下》《大学》,即为乡试首场道四书制艺题。从道题目可以看出,较府试时,张令义出题保守了许多,不敢再着重考察学子兵家见解。
毕竟是北直隶乡试,事重大,若是因出题小事被言官上奏弹劾,失了尚书之位,就不值当了。
裴少淮先将题目抄稿子上,周遭传来纸卷翻页声,一时又笔墨落纸沙沙声起,恍如蚕声食叶,裴少淮渐渐沉浸片低沉“蚕声”中,进入答状态。
进入贡院前,他便已计划好日安排——第一日,心明眼亮,心神豁然,为最佳状态,宜破题,梳理每篇文章思路,以此为底稿。第二日,延续前一日思路依次文,中途若有新笔路文思,则替换之。最一日,已开始心神疲惫,此时万不可再大动笔戈,宜润『色』文章,调整平仄,再誊抄交卷。
裴少淮开始破题。
题当中,第一题便是世大为诟病搭截题,出自《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
意思是说子夏问甚么是孝,父兄有需要,则尽其能侍奉,有酒水美食,也让父兄先食,是不是就是孝了。
“『色』难”“有事”是句尾和句首,本不干,考官将其合一起,即为搭截。
搭截题宋朝起便已出,搭截方法众多,有两截长、截、裁两扇、虚字冠首截、截上截下……等诸多法子,考官若真想出新奇题目为难考生,有是门路。张侍郎此次取最简单搭截,常规易解,显然意不为难众人,而是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以免考不出真实水平。
由此可见,搭截题也不是全无处。
且张侍郎取“『色』难”二字,正是此题题眼,亦是最难理解地方。
『色』难,即脸『色』不好,句中并未指出是谁脸『色』不好,故此有两种理解。其一,能够从父母兄长为难面容中,无声无『色』意会他所求所需,方可堪称为孝。其二,伺候孝敬父母兄长,可以供其吃喝,侍奉左右,但要时时刻刻保持和颜悦『色』、不『露』绪,是很难。
或还可有其他理解。
裴少淮回想朱子《四书集注》,当中“『色』难”有批注,曰:“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2]”朱子说仅仅奉养父母是不足称之为孝,侍奉时候,要时时保持温和之『色』才是难能可贵。
显然,朱子批注为第二种理解。
裴少淮只好也只能按照朱子批注来破题,个世道科举不需要奇闻异见,所有破题见解必须与朱子批注合,否则视为破题错误,直接罢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