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

第四十一章 收编胡部

雪地猫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鹘、龙家以及周边各胡部,是没有军饷的概念的。

他们的民众即是牧民,又是士兵,只需战时集结,平时都在放牧耕种。

所以,草原胡部养兵成本极低,没有粮饷,赏赐也极少,大部分还是靠缴获和战后劫掠,若是败仗,连这部分都免了。

而归义军这边,采用的近似于盛唐府兵制的做法,但又有不同。

昔年,张议潮起兵后,与几大家族联合,驱逐吐蕃。

对普通百姓,恢复了唐初承袭北魏的三长制,不过有所不同,具体而言,以百户为一里,每五里为一乡,乡为政府管理的基层组织,负责租庸调。

租庸调即为赋税劳逸,租为每丁缴纳粟两石,庸为每丁服役20日(不服役者,每日折绢三尺),调为每户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与此相对于,张议潮从吐蕃夺来的土地分给民众,二十岁以上丁男,授田三十亩,与昔年大唐授田百亩无法相比,但加上放牧,足以让百姓生存。

而沙州、墨离二军之兵众,与府兵类似,每人加授田二十亩,免租庸调,只需服役。

而对于士兵们,也不是完全为职业兵,每年春秋两季农忙时,也会放其回家务农,其余时日均在军营操练。

归义军靠耕地来换取士兵服役,归义军只需准备武器战甲、以及训练和战时粮草,加上归义军在丝绸之路,商税颇多,以及平时向胡人征税,故而压力也不大。

但这其中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土地没那么多。

瓜沙二州,耕地近六十万亩,有汉民六万,其中成年男丁一万五千,共授田四十五万亩,加上沙州、墨离二军四千五百人,再加授九万亩,合计五十四万亩。

看起来,土地数量完全足够,甚至还有富余。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六十万亩耕地,真正可以拿来分发给百姓的只有不到一半。

昔年吐蕃占领河西时,对世家大族多有拉拢,未有剥夺土地,而后张议潮起事,亦是几大家族联合,此时更不可能剥夺大家族的土地。

沙州几大家族张、阎、索、李、阴五家所占之耕地就有二十万亩,而粟特人安、康两家虽重商贾,土地不多,亦有耕地二万亩有余。

除此以外,各处佛寺亦有圣地几万亩,虽然没有完全统计过,但数量不低。

相当于沙州七大家族加上佛教,占有了归义军一半的耕地,这是极为可怕的。

好在面对强大吐蕃,昔年起事时,各家与佛教联合,将财物捐出共同抵御吐蕃,而后也以自己耕地、佃农供养归义军,与之成为一体。

故而有如今之局面。

如今几大家族虽然老将凋零,但仍不可小觑,毕竟,军士基本都由他们供养,民众亦有不少为其佃农。

如此局势,绝不是张淮深、张延礼等人能解决的,毕竟,他们就是这个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最大的家族,与之成为一体。

但对于现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那就是对外战,获得更多的土地。

刚刚对高昌回鹘大胜,全占伊州,新得耕地数万亩有余,而牧场更多。

有此大胜,极大缓解了归义军内部的矛盾和压力,张淮深也据此新设伊吾军,虽然对内妥协,任命索勋为伊州刺史,伊吾军兵马指挥使,但同样任命张景球为瓜州刺史。

如此,可慢慢施为,不断降低各大家族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我在异世界召唤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春枝缠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明末:边军不退我在水浒做奸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乱世种田日常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清末土司王朕,剩者为王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朕,乃万岁!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