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清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雍正却另有看法,此事突发的时间越发巧合,他们正在审问钮钴禄氏到关键的时刻,淑慧便出事了,此时宫中正是鹤唳风声之时,前阵子有时疫,过后有毒气,这会儿不知究竟又会出什么新症,这样一想,众人自会立刻把目光集中予淑慧,虽没有用那毒药,但此事很显然此人想要助钮钴禄氏一把,正是声东击西之计,这般看来,得利最大的便是钮钴禄氏,于是在雍正心里,钮钴禄氏越发可疑。
只是苦于没有物证,这事做得干净,想必所有的物证都被**,此番出错便只是错在人身上。
大概连李氏亦想不到自己留在乌喇那拉氏宫中的这一手,居然会让雍正越发相信此事与钮钴禄氏脱不了干系。李氏旨在搅浑一滩水,最好能将看起来总是置身事外的乌喇那拉氏拖下水,不过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效果。
而后几日雍正因为允禟、允禩以及弘时之事无暇分.身,便着令慎刑司日日审讯钮钴禄氏宫中人,将供词相互对比再呈至雍正处让其亲自审查,这样的疲劳轰炸法虽然让人苦不堪言,但是却收效显著,的确有好几人因为不堪这样的折磨而说出采办太监与那小六子之间的确有些不可告人之事,并且由于在一人开口后,众人都像是恢复记忆一般想起一些较为古怪之事。
人人皆道小六子与那采办太监平素里极好,也不见两人之间有口角,如此便不存在那小六子因为怨恨他而砌词污蔑他,这一间接供词,似乎越发能证实那采办太监并非清白。
而后内务府开始清算该采办太监这些年来经手的物件,发现这太监大量的贪污,更有来历不明的银两,此人骨头也硬,饶是被人查了个底朝天也不肯承认自己有做过毒害贵妃之事,更妄论与钮钴禄氏有什么实质性的干系。
最后此人的下场自然不好,在严刑逼供中被百般折腾,最后更是活活被折磨死,这么多不利的供词还能坚称着自己从没做过致死,倒也让雍正产生了怀疑,不过若是此人忠心耿耿向着钮钴禄氏,这般便是为钮钴禄氏脱罪了,钮钴禄氏自然也全盘否认,但此事祸及的人数众多,更差点让身子不好的年氏一命呜呼,纵然死了好几个宫人,但主谋却未能找到。
那种感觉便好像是你明知道是某个人做的,却未能拿出关键性的证据证明他有罪,此时便最易被她逃过一劫。这让受害者如何甘心。
不过,年氏那日后并未插手审讯,只道此事皇上必定能明察秋毫,她但凭皇上做主。
只是最后连那采办太监也抵不住酷刑而死,这事便成了无头冤案,此事钮钴禄氏的立场很硬,弘历更是想尽办法想要给自家额娘脱罪,虽然其实他们这么做本是没错,但错就错在,钮钴禄氏已经失了圣心,雍正或许曾经看在弘历面子上给钮钴禄氏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但这证据谁都拿不出来,此事便只好作罢。
那采办太监一死,这案便只能到头了。雍正又再次翻查了整件案件的证据与供词,虽然无法证明钮钴禄氏的确有参与此事,但是她治下不严事实,她的宫人谋害年氏罪名已经证据确凿,而且在审查钮钴禄氏宫中人的期间,他们还查出了这些宫人们中无有违犯宫规中饱私囊的意外收获,由此又让被这些日子这件事搅得精疲力竭的雍正趁机发作了一把。
虽然众人一再求情,但雍正铁了心要发作钮钴禄氏,雍正谓钮钴禄氏纵容宫人作恶多端,搅得整个后宫终日惶恐不安,显现钮钴禄氏御下昏庸,治理无能,即日起由熹妃将至熹嫔,并且令其返回紫禁城静思己过禁足一年,若是日后再有任何行差踏错,便妄想再保住这一宫之主的位置,雍正还道作此决断不过是小惩大诫一番,众人不必再为其求情,若是再求情便于熹嫔一同遣返紫禁城,此外,众妃也要以钮钴禄氏警惕自己,不得纵然宫人做出此等谋害后宫嫔妃、让宫廷蒙羞之事,违者自是严惩不贷。
这一决定更是令后宫哗然声一片,由妃位将至嫔虽然并不能代表什么,却是雍正朝后宫第一例,这一做法,俨然有杀鸡儆猴之意,即使雍正表示此事乃小惩大诫。
至此,此事也落下帷幕。
而后雍正还觉得亏欠了年氏,更是时常到年氏的院子里探望抚慰,那赏赐是一浪接着一浪,几近不停歇,其他诸如洛宁、安氏、老贵人等受害者,亦得到了不少赏赐,最近雍正虽因为公务繁忙并未招人侍寝,但明显对于洛宁等人荣宠更甚从前。
虽然毒气案有了“着落”,但是这一石二鸟之计只击落其中一只,而另一只被拖累的还未下水,李氏只道此事已查明真相,那自家弘时应能解除禁足令,谁知雍正发作了钮钴禄氏却并未解除弘时的禁足令,这么做自然只能让一切如旧,无论李氏如何明示暗示,雍正都只道弘时应趁此机会在园内静思己过,这自然也让李氏甚为不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