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

第141章:进发辽阳

泡茶对香草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燕文学xiaoyanwenxu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准确的来说,辽阳并非是什么水草丰美的地方。至少在许多的中原人看来,这样冰天雪地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人活得。但是对于经常闯荡于天下南北的人来说,事实上辽阳的环境并没有那么恶劣,虽然不排除其一整年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白雪皑皑,可是依旧还是有一半的时间是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片土地即便是在最冷的时候,气温能够下降到零下几十度,可是这里的原住民依旧宁愿躲在这里熬过一个冬天,也不愿意离开。

最开始的时候,辽阳一代并没有什么强大的部落,前朝之时,朝廷在辽阳设置了辽阳都护府由都护负责这里的具体事务,同时由于中原地区在那个年头突然遭遇了大旱,所以作为难民的一部分的青州,胶州一带的百姓就被迁移到了辽阳。当然与此同时进入辽阳这一块领地的还有同时期归顺朝廷的莫丹部落也就是后来发展壮大为辽国的耶律家族。

由于都护府的实力远超过当时迁入部落的百倍,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莫丹部落并没有与同时期迁入的中原人发生十分激烈的土地冲突,莫丹人居住在辽河以北,中原人住在辽河以东。而都护府则正好在两者的正中间。

不过世事难料,换做是谁也没有聊到,原本强大到让所有周围民族都为之羡慕敬仰的前朝衰败的如此迅速哦,最早察觉到这一变化的莫丹人,在前朝末帝登基的同时,与南方的楚地同时宣布了脱离,紧接着与中原发生阻隔断绝的吴越也开始脱离了中央的控制。由于此时朝廷的兵力几乎全部的用在了对南方的作战,以至于对于北方的异动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是如此,都护府的实力也被极大的削弱了,精锐的士卒基本上全部被调走了。留下来的老弱残兵,就如同弃子一样根本就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甚至到最后,有传闻他们的编制早已经被朝廷给取消了。心灰意冷的他们在面对莫丹人要求双方合并的条件之时,为了不殃及到居住在辽阳的百姓,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当然也可以说,之所以莫丹部落这样一个原本在草原荒外并不是相当出名的部落能够通过兼并迅速地扩张,其中有相当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莫丹部落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十分的深厚,而且拥有许多的能工巧匠。包括后来莫丹部落迁徙到了乐盛,就是今天的王廷。一座大城能够拔地而起也是得益于他们的功劳。

当然后来,基本上大家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前朝到最后灭亡也没有能够收复楚地,之后楚地正式的脱离并且由龙氏建立了今天的楚国。前朝中原地区的土地则被大魏所继承,包括原本属于前朝的西域和渝蜀也被大魏所吞并。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继承前朝的大魏,却并没有能够把朝廷的实力和影响力恢复到原本的水平。以来是由于论是西域还是南方都尚且没有能够彻底的稳定,来自楚国和大食国的压力致使魏国不可能同时与三个方向的敌人发生冲突。所以到今天为止,河北军的燕山防线就成了大魏的实际的北方边境线。即便是如此,魏国的皇帝到今天都没有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声称权。所以在李景的记忆中,他所见到的大魏的实际地图上,在辽阳的北方不远处的乐然山上有一道很细的虚线,似乎是在提醒任何大魏的皇室和百姓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实际领土到底在哪里。

不过话虽是这没说,可是大魏毕竟是先天不足,不仅仅是如此的,就连京城以北还有一个燕国在威胁着魏国的安全,虽说燕国的实力并不可能和大魏是一个等级的,曾经在李景的记忆之中,有那么一次北伐,魏军已经拿下了包括国都在内的一半的燕国领土了,可是后来前来支援的辽军骑兵突然出现在了大军的后方,以至于为了考虑所有魏军士卒的安全,大军不得不重新退到了河西,之后燕国的国君竟然引来了来自草原部落上面的援军。致使原本拿下的城池全部被重新多了回去。

不过相信即便是如此,对于燕国的国君来说这样做的代价也是相当之大的。作为中原国家的魏国或许还会出于自己将来还会长远的统治这个地方,所以会尽量了的克制士兵把损失下降到一个朝廷和士卒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是对于那些游牧民族来说可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对于辽国来说,对外毕竟人家还是宣称自己是一个与中原国家一样的国度,再加上此战自己是燕国的援军。如果做得太过火的话,谁的脸上也不会好看。而且燕辽的同盟稳定才是能够保障双方不会被吞并。这样的道理一直羡慕中原文化的大辽皇帝自然也是知晓的,要是把燕国推到了魏国这一边,那落在辽国身上的压力可就大得多了。可是草原上的部落会与燕国说这么多的大道理吗?他们只是见到了魏军慌忙的后撤,平时根本就没有和魏国有任何的直接接触,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关心魏国此后的态度和动作,反正怎么打自己都不是第一个遭殃的人,大不了魏国发动报复,我一走了之。反正他们又追不上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那个地方蹲自己。所以与魏国士卒过境之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本上所过之处,被魏军破坏了的地方只会损坏更加的严重,没有被破坏的地方,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可以想象燕国国君的肩上的压力有多大。

即便是如此,来自魏国的报复也是少不了的。不过由于兵力的不足再加上辽国的牵制,负责报复燕国的部队只是给了河西以北的燕军一点教训之后便重新退回了河西。

至于迁都到了乐盛的莫丹部落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了整个漠北最为强大的部落,于是一个新的国家便在此刻诞生了,那就是一个全新的辽国。不过虽然莫丹部落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的深,但其实质上还是一个游牧性质的部落,尤其是在他所兼并的部落地区并没有实施影响。所以对于那些被征服了的部落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称呼,大汗换做了皇帝,从今天起耶律家族就稳定在了乐盛。但是实际上这种百年来就流行下来的说法根本就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改变,所以到了耶律信这一辈的时候,依旧是草原人称呼其为大汗,可汗,而辽东人则称之为皇帝,陛下。

迁都之后的辽阳并没有分封给任何的人,而是留作王室的直属领地,但是由于被征服的部落也来越多,以及部落自身的发展,导致最后辽阳附近已经出现了一些部落的身影。不过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皇帝的注意,因为这个时候的王室的实力还是十分的强大的,尤其是铁浮屠打出来的赫赫威名让几乎所有的草原部落都为之胆寒。所以当时的部落可汗也不敢把自己的手去伸到王室忍耐的极限之中。

可是随着接二连三的对大魏的进攻,王廷的实力被极大的消耗了,而且再加上辽国并非像魏国这样有一个相当稳定的后勤供给,导致尤其是像铁浮屠这样的精锐骑兵越大越少,以至于从一个主战部队沦落为一个守卫王廷的亲卫部队,对于铁浮屠来说,上一次耶律信冒险将铁浮屠投向战场这种机会简直是不敢想象。得益于此,早就对辽阳垂涎三尺的部落可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吞并的念头,而在这些部落之中又以闪族最为突出和强大,所以说阔木尔此刻被耶律信封为辽阳公,首先他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将以闪族为首的部落驱逐出辽阳的地界,很显然这是耶律信留给阔木尔的难题。

但是对于此刻的阔木尔来说却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举步维艰,因为名义上阔木尔的手上尚且还有三万人,但是一旦阔木尔和闪族发生了在所难免的冲突,自己手上可以调动的兵力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还都是连阔木尔自己都不敢保证是否忠诚的万余人的降兵,而阔木尔简直就可以成为光杆将军。换句话来说,就是一旦自己手下的人背着自己和多特有任何的沟通和妥协,自己除了逃跑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了,甚至此次前来就连清河先生也被耶律信给留了下来,自己的身边连一个可以商谈的人都没有。

然而与此同时,辽阳方向,多特也是相当看重这件事,命人召集起来所有的部落可汗前来辽阳商谈此事。不过对于阔木尔的来者不善,似乎看重阔木尔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很多的部落可汗甚至就没有听说过阔木尔这一号人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我家娘子太体贴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朕,乃万岁!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明末:边军不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明风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清末土司王我在异世界召唤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春枝缠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宋小农民(HP)Forgive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金玉满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乱世种田日常朕,剩者为王倒拔三国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战风云录:大宋最狂上门女婿